江苏天鼎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谈保时捷暂缓电动化

Connor 火必huobi官网 2025-09-29 1 0

保时捷宣布延后纯电车型上市、重注内燃机与混动车型时,这家豪华车企用战略急转弯,撕开了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的现实裂缝。在销量下滑 6%、利润骤降 67% 的业绩压力下,这场调整与其说是退缩,不如说是豪华品牌在变革浪潮中的生存突围。

战略转向的直接诱因是刺眼的经营数据。2025 年上半年,保时捷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 30.6 亿欧元暴跌至 10.1 亿欧元,销售回报率仅 5.5%,较巅峰时期缩水超 10 个百分点。中国市场的 “滑铁卢” 尤为致命,交付量同比骤降 28%,失去全球第一大市场地位,而北美市场 10% 的增长不足以对冲亚洲市场的颓势。更严峻的是,纯电车型未达预期 ——Taycan 交付量下滑 6%,经销商被迫亏本清库,暴露新能源战略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市场分化与竞争错位构成深层逻辑。欧洲市场虽实现 57% 的电气化车型占比,但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的渴求远超保时捷想象:入门级 Macan 未标配驾驶辅助系统,选装费用近两万元,与问界、理想等品牌的智能配置形成鲜明反差。与此同时,BBA 等同行在电动化转型中同样步履蹒跚,2024 年奔驰、宝马在华销量分别下滑 7% 和 13%,印证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集体困境。保时捷选择 “三条腿走路”,实则是对不同市场需求的精准妥协 —— 北美消费者认可其电动化尝试,欧洲坚守性能本色,中国则需平衡传统优势与新需求。

这场调整也折射出豪华车电动化的共性难题。欧洲车企在三电技术上难敌中国品牌,却又不愿牺牲操控性能妥协续航,这种矛盾在保时捷身上尤为突出。更关键的是成本压力:电池业务与美国关税新增 11 亿欧元支出,让本就承压的利润雪上加霜。暂缓独立电动平台研发、与大众集团协同技术重构,成为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

保时捷的战略转弯并非否定电动化,而是用 “退一步” 换取转型空间。正如瑞士钟表业借奢侈品属性熬过石英危机,保时捷也在尝试平衡性能基因与时代浪潮。这场调整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能否在巩固内燃机基本盘的同时,补上智能化短板 —— 毕竟在新能源下半场,豪华的定义权已从机械性能转向用户体验。

注:以上数据、信息均来源市场公开消息,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