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天鼎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谈乳制品行业明年或迎来拐点
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最新研报显示,中国乳制品行业在2026年有望迎来供需拐点,这标志着当前持续多年奶价下跌、产业链普遍盈利受损的周期将结束,行业将逐步恢复平衡,实现利润与估值的改善。
拐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供给端产能持续去化:受奶价低迷影响,上游奶牛存栏量和原奶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华泰证券假设2025-2026年奶牛存栏复合年均下降6%,原奶产量下降3%。同时,养殖效率提升使产量降速低于存栏降速,但整体上产能收缩明显。
需求端温和复苏:乳制品终端需求预计将保持小幅正增长(约1%),叠加渠道库存逐步消化,市场需求结构在改善。
供需关系重塑:上述供给收缩与需求逐渐恢复的双重作用,预计2026年实现原奶市场的供需平衡,从而带动奶价企稳回升。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目前奶价下跌周期已持续超过3年,低于以往周期持续时间更长,且导致上游牧业和下游乳企利润双双受压。
乳制品企业在奶价低迷期多采取低价竞争,销售费用上升,导致毛利率受到挤压,但奶价企稳后,销售费用可望下降,盈利能力提升。
两大龙头乳企已进入提升利润率诉求的阶段,竞争格局趋于理性,有望带来盈利能力和估值的双重修复。
未来行业成长空间
量增空间:来源于乳制品渠道下沉、消费者饮用习惯改善以及学生奶市场的普及推广。
价增空间:主要来自低温奶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及产品结构的持续升级和可持续渗透。
长期来看,行业仍具发展潜力,预计随着供需平衡恢复和产品结构优化,乳制品企业将呈现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的趋势。
市场与投资建议
2025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供给端去产能和需求复苏,奶价有望企稳,利好上游牧业企业利润及股价表现。
推荐关注下游乳制品龙头企业和上游牧业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拐点带来的盈利修复中实现价值重估。
综上,2026年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重要转折点,供应链的去产能持续推进和需求的温和回暖将重新塑造行业供需格局,带动奶价上涨和企业盈利改善,长期发展前景积极。
注:以上数据、信息均来源市场公开消息,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