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家门口建“红房子” 打造五分钟救援圈

家门口建“红房子” 打造五分钟救援圈_深圳晚报数字报

深圳在家门口建“红房子” 打造五分钟救援圈

▲消防人员检查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

深圳在家门口建“红房子” 打造五分钟救援圈

▲志愿者走访社区商铺,落实“五进”工作。

深圳在家门口建“红房子” 打造五分钟救援圈

展开全文

深圳消防开展残疾人火灾疏散逃生演练。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11日讯对于消防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火警救援和时间赛跑,分秒必争。近年来,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积极探索和实践“快速救援”和“专业救援”两套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织密“447座小型消防站+85个中心站”消防安全网,精准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已连续多年实现火灾“零亡人”。如今,深圳消防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执勤训练工作先进支队”,2023年消防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深圳火灾防范工作模式”得到全国推广,切实做到以高水平消防安全护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锻造新时代消防专业铁军 建成立体式火灾预防体系

深圳是一座超大型城市,人口密度大、建筑体量大、商事主体多,全市共有各类建筑物67.4万栋,消防安全治理压力凸显。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基层消防监督执法力量不足,在编消防员与常驻人口配比仅为0.76人/万人。加之消防职能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综合救援和社会救助任务更加繁重。

面对现实的诸多挑战和难点,深圳消防通过健全消防法规体系,提升消防监管效能,推行行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将消防发展近期目标和中远期规划紧密衔接,把消防监管体系、力量布局、基础建设等大项工作融入地方建设发展的大棋局。今年,深圳消防发布了三项地方标准,创新制定电动自行车、厂房仓库等5项消防技术指引,其中《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为全国首创。在全省部署的专项整治基础上,自主开展高层建筑电缆井、分租式厂房消防专项整治。

聚焦深圳超大型城市的火灾防范特点,深圳消防将平安金融中心、京基100、华润大厦、壹方城等全市最高的建筑物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实训、测试论证和课题攻关,打造精准定制式灭火救援策略。结合防灭火的实战需求,深圳消防逐步构建了“1+2+N”的科技创新体系,在火灾数字化调查、智能化消防救援装备、火灾动态监测预警等方面,持续开展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充分发挥实战引领的先导性作用,目前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和突破。

与此同时,深圳消防不断创新训法、演法、战法,锻造全面过硬的新时代消防救援“铁军”,组建特殊建筑物火灾扑救、水域救援、石油化工处置、地震(建筑物坍塌)救援、山岳(高空)绳索救援等7大类省、市级专业救援队伍,各区级大队结合辖区特点组建相关专业救援分队,深入开展实战化大练兵、常态化大比武,全面提升实战能力。今年以来,深圳消防共有13个集体、8名个人获得省市级以上表彰荣誉。

五分钟消防救援圈成效显著 夯实基层消防治理基础

消防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既是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应急管理的重要方面。深圳消防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依托各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救援所、街道办事处打造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三驾马车”,深化“5分钟消防救援圈”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灭火救援效能,实现消防站点布得密、救援力量调得快、火情灭得好,初步建成立体式火灾预防体系。

现在深圳的消防格局是“小隐患不出社区,一般隐患不出街道,大隐患不出区”。按照“一社区一站点”的原则,深圳消防全力打造“447座小型消防站+85个中心站”的快速救援体系,如今消防员接警到场平均时间从15分钟减少到接近5分钟,“五分钟消防救援圈”成效显著。目前,全市78个街道均成立了消防救援所,共配备1074人,其中消防专干294名,基层监管力量大大增强。

此外,深圳消防全面推广“一短三快”初战救援机制,将全市小型消防站纳入119指挥中心直接调度,优化智能接处警系统,实现报警人精准定位、接警调度可视化和关键信息自动推送等功能,接警立案平均时长已缩减至41秒,远低于国家2分30秒的标准,有效提高调度指挥效能。“我们就是想通过训练苦一点再苦一点,出警快一点再快一点,专业能力强一点再强一点,切切实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帅说。

截止至11月28日,深圳消防今年共接处警28723起,抢救、疏散群众4025人,抢救财产价值1665万元,保护财产价值3719万元。圆满完成各类消防安保任务1468次。6473起火灾中,受伤35人,未发生亡人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受伤人数减少11人,亡人数齐平,财产损失数下降3.6%,火灾4项指数呈现“三降一持平”的态势,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8000台AED遍布全市 消防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城市消防治理能力中,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是关键要素。深圳消防依托“447座小型消防站+85个中心站”消防安全网络,科学配置AED和志愿服务,全面延伸拓展灭火救援、防火巡查、教育科普、便民利民功能,打造全国首创的“多位一体”社区级消防安全阵地,受到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被称为“家门口的红房子”。

除了这些消防服务站,深圳消防还购置8000台“安心E点”AED一体机,遍布全市大型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等场所。该设备集成“消防公益宣传屏+灾害预警发布+体外除颤仪”等功能,通过强化宣传阵地建设,推动市民群众成为消防安全的明白人,又利用AED实施紧急救助。

在龙华区观澜湖新城街头,消防主题的美团无人配送车也是随处可见,车身结合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居家消防安全等相关提示标语,以及深圳消防IP形象进行主题装饰,在道路通行中化身移动消防宣传阵地,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原来,在今年消防宣传月期间,深圳消防携手美团联合推出4项消防宣传服务,让消防安全跃于指尖、映入眼帘,传入千家万户。

2023年,深圳消防推动成立了全国首个消防志愿服务组织——深圳市消防志愿者联合会,以及全国首个消防志愿服务基金。截至目前,全市注册消防志愿者超18万人,约占户籍人口1.1%,年均开展消除隐患数量三千余次,发放宣传资料百万份,每月都会开展扶幼助老、特殊群体关爱活动。今年以来,深圳消防还开展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3+N”工程活动2万余次,让市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更可感可及。(罗明 深消宣 文/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