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已基本形成“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
央广网南昌8月29日消息(记者胡斐 实习记者王钰)“2021年以来,江西省综合交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每年超千亿元,超额完成各年度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省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22.5万公里,线网密度达到80.6、居全国第5。江西省综合交通网络极大优化,基本形成‘公、铁、水、空’的立体开放综合大通道。”8月28日,在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德强说道。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胡斐 摄)
“近年来,江西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谢德强表示。
谢德强会上介绍江西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央广网实习记者 王钰 摄)
据悉,轨道交通方面,兴泉铁路、安九高铁、赣深高铁、昌景黄高铁等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新增铁路总里程47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53公里。去年,随着昌景黄高铁的开通运营,江西省成为全国首个所有设区市通时速350公里高铁的省份。同时,南昌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东延和2号线东延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南昌地铁的日客流量多次位居全国前列。
展开全文
公路建设方面,江西省加快推进沪昆、大广、樟吉等高速公路繁忙路段的扩容工程,形成了京港澳、沪昆“大十字”八车道高速公路主通道。此外,还建成了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如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等,进一步增强了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海西经济区的通道能力,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742公里,80%以上的县(市、区)通了两条以上高速公路。
水运网络方面,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网主骨架已形成,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960.6公里,实现了“两横一纵”的高等级航道网,赣鄱黄金水道通江达海,连接世界。同时,九江红光国际港等14个现代化码头项目的建成,进一步优化了“两主五重”港口布局,全省港口总通过能力达到了2.6亿吨/年。
与此同时,机场布局进一步优化。靖安、共青城、浮梁通用机场建成投运,全省“一主一次六支”民用运输机场网基本形成。昌北机场T2航站楼飞行配套工程、景德镇机场飞行区保障能力提升改造等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工,瑞昌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南城等7个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机场干支航线不断优化。
此外,建成邮政分拣转运中心348个,省市县三级分拣集散网络不断完善。江西省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阮亦彬表示:“为更好地将客运运行网和物流配送网有机结合,截至目前,江西省65个县(市)开展交邮合作,占比90%。邮政快递企业入驻县级客运站、复用乡镇客运站和村级客运点530余个,开通交邮联运邮路325条,代运农村邮件快件量超1500万件。”
2024年上半年,全省完成全社会营业性货运量10.1亿吨,客运量2.2亿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7%和4.9%。客运服务方面,建成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开通定制线路200余条、城际公交60余条,实现了主要交通节点至4A级及以上景区30分钟内通达。货运服务方面,九江港2023年完成港口吞吐量超过2亿吨,迈入全球前40大港口行列;赣州国际港物流快速发展,中欧(亚)班列辐射“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邮政快递业务量也快速增长,2023年全省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31.5亿件,同比增长21%,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评论